《光明日报》头版报道我校学生在实践一线感悟党的历史

日期:2021年03月25日 11:35 17:27    作者:刘富胜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3月24日,《光明日报》在头版以“在实践一线感悟党的历史”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学习感悟党史的典型案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的交流环节,19级包装二班来自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的藏族学生马骁,在讨论时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了一枚藏式绿松石银戒。这枚银戒是奶奶按照爷爷生前戴过的样式制作的,一直特别珍惜,老人家知道马骁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送给了他——“解放前我和你爷爷都在土司家里打长工,经常连麦麸都吃不上,是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又将我们培养成了少数民族干部。现在我们这里也脱贫摘帽了,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美。我们一辈子都感谢党的恩情,希望你们一代一代永远跟党走。”83岁的奶奶现在跟着马骁一家住在马尔康市,作为基层老党员,她仍然坚持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会议,给新党员讲党史,讲当地在党领导下的发展史。马骁的讲述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大家结合自己家乡、自己身边的事例讲党领导下的革命史、发展史。

19级包装二班学生方清正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家乡重庆市梁平区星桥村民居新旧变化的照片,鲜花绿树、碧水环抱中,一幢幢新民居有露台,有落地窗,还有太阳能热水器,让全班同学惊呼“家家都住上了豪华别墅”。方清正向老师和同学汇报自己的调研收获:“脱贫不能躺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上,不能只想着伸手要补贴,中央强调扶贫要‘智’‘志’双扶,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村就是扶贫干部和一支又一支专家队伍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最终实现了脱贫致富。”

我校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998年就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开展了“学生家长两地书”活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随后,我校在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2017年学校党委通过了《重庆工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实施方案(试行)》,将分散在各门课程中实践教学活动整合为一门课程,成立了实践教学指导中心,研发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体认自信-国情调研实践、品味经典-经典著作阅读实践、真情传递-正能量分享实践、明晰意见-网络案例评析实践、激荡理性-思政学术讲座实践、感悟使命-红色文化参访实践”。这门课程采取了课外实践与课堂交流相结合、网下实践与平台互动相结合,明确了师生共建共学的课程建设方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在各个环节中根据理论教学重点、年度时政热点和学生关注焦点确立实践主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确立了“发现优秀党员”“阅读党史教育文献”“传播先进党员事迹”“调研基层党建成就”“参访党史教育基地”等选题。学生们实践中获得鲜活素材,经过师生共同打造就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活教案。

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三结合’模式探索”项目入选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计划。2020年1月 “‘三支撑三覆盖两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入选2020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2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获评首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光明日报》在头版中对学生学习党史和课程建设的报道在教师中引起积极反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课程负责人刘富胜教授认为,本门课程取得的成就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结果,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的结果,是所有参与课程建设的老师们坚持立德树人的结果。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非常不易,更应该按照高标准进行建设,推动课程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每位参与课程建设的老师以生为本、推进改革、注重积累,用心用情用力地把课上好,把学生带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上一条:重庆工商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3期) 下一条:重庆工商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简报(第2期)

关闭



 

地址:中国 重庆市 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联系电话:023-62769334

投稿信箱:xcb@ctbu.edu.cn